青貯玉米栽培管理要點
青貯玉米在生物產量與品種、地力、水肥、管理等因素密不可分。
一、品種-關鍵因素
1.品種株型:植株高大,葉片繁茂,與株型清秀矮小相比,單株增產優勢明顯。
2.品種熟期:熟期長,相對產量高,熟期的增產優勢。早熟、中熟、晚熟,每個熟期產量差別在家噸以上。
3.品種耐密性:葉片上沖、經湊,秸稈韌性好,耐密性相對增強。耐密性決定品種的種植密度,密度相對加大,產量會相對提高。
二、地力-基礎因素
土壤的有機質含量、肥沃程度、保水性、平整度,對植物的長勢、產量均會產生影響,青貯玉米也如此。在品種、投肥量相同條件下,土壤肥沃程度高,生物產量也會提高。
三、水肥-保障因素
青貯玉米相對糧食品種,植株高大,葉片繁茂,對水肥的依賴性強,需要一定的水肥條件保障。在品種、地力、管理相同的條件下,單位面積投肥量、給水量的差別,肯定會導致生物產量的不同。
四、管理-綜合因素
1.播種時間:播種時間不能晚于糧食品種。早出一天苗與晚出一天苗,生物產量可能不同,應該適時播種,充分利用自然資源。
2.播種密度:根據株型合理確定密度。密度過高或過低,都會影響生物產量。如果密度過大會降低抗倒性,提高空桿率,延長生長期,影響干物質和淀粉含量。生物產量也會隨著密度在的加大而降低。
3.投肥方式:建議兩次投肥。一次投肥可能導致后期脫肥。如果噴施葉面肥,增產效果會更明顯。
4.田間管理:能否及時單株定苗、除草、防蟲、防病、追肥,也會影響生物產量。
適時收獲:青貯玉米生物產量的最高點是乳熟中期(果穗可以煮著吃)。特征是:籽粒已經飽滿,果穗大小定型,全株葉片均呈綠色,水含量為85%左右;青貯玉米營養價值最高點是蠟熟中期乳線處于1/2位置。此時的淀粉含量25%以上,秸稈纖維的可消化率相比完熟要高。玉米生長進入蠟熟期(籽粒形成蠟質層,用指甲能掐動,但不出漿液),全株進入脫水期,含水量每天降低約0.5-1%,生物產量自然一天低于一天。